特别企划 / FEATURE

18 Mar 2025

三月特企:文字健身房火热招生中

或者说,你的词语已经比意义更大,妨碍了正常生活?

2 Mar 2025

二月特企:《三岛由纪夫:人间四幕》的三岛肖像

三岛极致的美学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从他的作品到死亡,我们尝试去寻找三岛是谁,但始终没一个答案。

17 Feb 2025

二月特企:意识的肉身:三岛由纪夫的《忧国》与日本电影新浪潮

在分崩离析的世界,寄居在那个被燃烧殆尽的金阁,看时代的潮起潮落。

14 Feb 2025

二月特企:反贞背德由纪夫

这个情人节,祝各位保持愚蠢。

16 Jan 2025

一月特别企划:妈的文学笔记(番外)

无论老少,钱多钱少,还是高级低贱,女人总是静静地写,而且辞不达意。妈的笔记本,还会再有吗。

16 Jan 2025

一月特别企划:琼瑶和张爱玲,你想成为谁?

在《取火》一月特别企划,让我们倾听大家的声音,琼瑶和张爱玲、留名或致富,你更想成为谁?

31 Dec 2024

《奥利维娅与云》:把旧爱藏在床底下

《奥利维娅与云》的动画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就像天空中不断变换的云。

31 Dec 2024

《越与南》:矿洞里的隐秘乌托邦

《越与南》非线性的叙述在过去与现在,虚与实之间跳跃,揭露的是导演对越南的不同关怀,它并不是结构严谨、意义分明的电影,就如时而像星空,时而像煤矿的混浊地底,这样的混沌更令人着迷。

25 Dec 2024

《刺心切骨》:欺瞒的艺术

这部电影既是她疗愈个人创伤的尝试,也是对“当我们所爱之人并非想象中的模样,我们是否仍能无条件去爱”的反复叩问。……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刺心切骨》的完成度非常高,尤其在摄影与氛围的营造上展现巧思。然而若要细究这部电影传达的信息,以及对于角色的挖掘、情节的安排,仍有欠缺的地方。

17 Oct 2024

历史所及之处 谈陈彬彬的《备忘录》

城市和人都在老去,波鲁宁医生在过去的记忆中捞字,尝试拼凑一个句子或回忆,他正在慢慢失去它。历史成就于这些字字句句,但同时也在它们里面消亡,这种面对即将失/逝去的迫切感在《备忘录》中展露无遗。

6 Sep 2024

《取火》网站专栏 二字头作者当家

《取火》专栏作者暖身一年后,终于要接受每月一篇的截稿挑战。这群二字头作者字里行间收藏生活与记忆,偶尔惊喜,偶尔惊吓,生活充满发现,只要你愿意写下。

6 Sep 2024

《取火》网站上线 创造全新文学体验

这个华文文学网站旨在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为写作爱好者提供磨练文笔、自由投稿的平台,同时集中培养编辑人才,让年轻作者参与网站的经营。

2 Sep 2024

玩转电影二人组——蔡圣恩和林俐璇电影散评

蔡圣恩和林俐璇是新加坡电影中的异类。我所谓的异类并不带有负面的意涵,相反的,他们的电影为新加坡电影注入了一点异色的色彩。

20 Jun 2024

《明天比昨天长久》:缓慢的死亡与新生

或许,导演姚志卫想拍的电影,是带着温柔的、缅怀的语调,回首一些或共有的、或私密的成长经历?对于我所抛出的关于昨天与明天问题,这部电影无可无不可地回答:为什么时间不能是混沌的,为什么我们只该听见一个人物的声音?

18 Apr 2024

朦胧的隐喻——谈杨国瑞《好久不见》

梦幻的调色、胶片般的颗粒感、以及朦胧的光晕是杨国瑞电影《好久不见》的 DNA。

18 Apr 2024

迷失时空:何子彦“光阴似虎”展览中的历史、时间、空间

当我们在理解何子彦的电影作品时,除了能从一个传统的叙事电影角度去切入,还能影像装置的视角去切入。何子彦的展览“光阴似虎”通过巧妙地结合了不同视角的影像和构图、时间与空间的同步,深入探讨了新加坡的殖民过去。

30 Dec 2023

生活在空虚里面——观郭珍明《混乱与细雨》【2023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专辑】

许许多多荒诞的时刻加总起来,构成诗人们潦倒、空虚的生活状态,郭珍明直视三个诗人的所有窘态……搭配垃圾派的诗歌,直让人感觉世界上已经无美可审的绝望和困顿。

21 Dec 2023

谈《黑衣人》——影像作为雕塑【2023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专辑】

《黑衣人》作为一个美术馆展品,让影像具备了如画作或雕像般的特质;就电影的角度而言《黑衣人》也是一部完整的纪录片,让观众更清楚看到中国作曲家王西麟这个人(物)的形象和他的生命历程。

3 Nov 2023

电影《面薄佬》里的恋尸癖

《面薄佬》中的恋尸癖作为一种表达,将新加坡社会中的异化以及孤独放大了。恋尸癖或许哗众取宠,但也的确需要如此夸张的符号/表现形式才能达到电影想要达成的社会批判,但也仅仅是流于表面,并未触碰到新加坡社会所面对的阶级问题的核心。

3 Nov 2023

《十二楼》:杂音轰炸的环境中 沉默凝视之必要

前一幕是San San站在高处往下看,被“亡灵”撞见。“亡灵”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她的死亡,或者为其他所有的角色预先实现了他们潜意识的欲望?

3 Nov 2023

2023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推荐片单 之理性与谎言

“与其拍摄一个东西,不如拍摄一个意念;与其拍摄一个意念,不如拍摄一个幻梦。” 对曼·雷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超现实主义的摄影家,他的摄影作品多是刻意的摆拍,很干净的画面,比如他著名的《一个女郎和她的五颗眼泪》(Larmes)就将五颗玻璃珠子放在女人的脸上,让它们凝成泪珠。

2 Nov 2023

2023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推荐片单 之五月雪红色天空

这是一个发生在炎热、焦躁的夏天的故事。

2 Nov 2023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策展与选片挑战有哪些

太多电影,太少时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已开始售票,还没有决定要看哪些电影?青春+专栏作者出席新加坡国际电影节记者会,了解主办方策展的思考,选片的挑战。

30 Oct 2023

《行尸走狗》:电影狂人的肖像

《行尸走狗》 珍贵的地方在于它像是把卓海隆这个奇特的人物封印在一个时间胶囊里,永远以他愤怒刻薄的语言以及庞大的热忱提醒我们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8 Sep 2023

青春残酷物语:《吃风》中次文化信仰的浪漫语境

这部电影的浪漫之处就在于它以一个温柔的视角去看待残酷的世界,让观众在暴烈的世界里看到一点点的温柔。

8 Sep 2023

《星嘎坡电影月经》——所谓序

我们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最好或最精致的,而是我们认为具有一定讨论意义的电影。它或是展现了某种精神面貌,或体现了不同的人文关怀,或聚焦不同的群体,但最主要的是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声音,挑战我们对于“新加坡电影”的想象。